|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景东

景东

关键词:历史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景东历史
  • 电 话:0879-8892888
  • 网 址:http://www.jingdong.ccoo.cn
  • 感谢 jingdo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9422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景东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境内最古老的少数民族是濮人,他们是布朗、拉祜、崩龙、佤族先民。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述了我国西南地区大大小小的部落和国家,南夷川濮越族系为主。据《禹贡》记载,我国古时分九州,景东属九州之一的梁州地域。西汉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地夷地区设置了七个群郡,景东属益州郡管辖,东汉明帝永平年归属永昌郡哀牢国属地,时称为柘南。蜀汉建兴属南涪县,晋、梁时期属宁州地。北周属扑子部。唐初属剑南道扑子部,南诏崛起到宋代大理国中期高开南及银生节度,大理国后期属蒙舍镇、威楚府管辖。元初置开南州,隶属于威楚万户府,中期升景东为军民府,直属云南行省,正式有景东一名之称。之前有柘南、猛谷、中期改为景东通判,万历末年设景东同知。清康熙初年实施“改土归流”政策,以土官和流官并存的方式设土知府和流官掌印同知,乾隆中期改景东府为景东直隶厅,隶属云南省迤南道。中华民国初期,仍沿用直隶厅建置,隶属云南巡按史腾越道,民车五年始称景东县,隶属普洱道,民国十六年废道后属普洱第二殖边督办公署。1949年5月1日成立景东县人民政府,1985年12月20日成立景东彝族自治县自治县。

隋 朝 以 前

景东是人类发祥地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川河坝以及曼等乡扎结村河边等地,曾出土部分动物化石(民间俗称龙骨),证明距今上亿年前就有各类动物群在这块土地中繁衍。20世纪30年代,又再澜沧江沿岸发现大量新旧石器,后经专家考证为当时百濮族(西南夷)生产工具或兵器。1984年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大街乡塘坊、文龙乡文录、澜沧江沿岸广大地区发现大量同类型新石器。1988年省里组织的大朝山电站水库淹没区文物普查时,在林街乡丙况河口发现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之后发掘出距今约三千余年的新石器晚期石器、陶器、铜器等共158件。这些文物证明了景东也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同时也证明了景东境内古人类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时期,他们过着群居和集体劳动生活,已会使用打制石器,用简陋的工具从事狩猎与采集。生活在丙况的古人类为父氏族公社晚期,他们已逐步掌握了冶炼铜矿的技术。当时居住在澜沧江沿岸的濮人种群已经很多,与后来南下的氐羌民族结合,从而派生出多种少数民族,世代共同生活繁衍在景东这块古老的热土之中。

一、向朝廷进贡矩狗

据《逸周书·商书·伊尹朝献》记载,早在商代,朝廷就下令各地民众向中央进献地方特产。生活在濮水(澜沧江)的西南夷向商汤王朝进献小种善良并能赢得主人欢心的“矩狗”。这一时期,由于青铜技术的扩散和铁农具的逐渐推广,粮食作物增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增加。汉朝即在西南夷地设置益州郡,从而加强了对各地少数民族的统治,促进了与中原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汉永平十二年(69年),东汉王朝设永昌郡邪龙县,景东为其所属。不久,哀牢王与永昌郡守共治其地,景东成为哀牢国的边疆之地,境内各族被统称为哀牢夷或哀牢人。

汉晋时期,桐华布和兰干细布是闻名各地的特产。兰干细布是哀牢人生产的一种麻织品。兰干即纻麻。此时哀牢人用纻麻所织的麻布质地细密,并杂以彩染,其“成文如缕锦”,质量上乘,作衣服缘饰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县内大部分少数民族仍喜欢用麻制品作饰物,史学家认为这是兰干细布的传承和遗制品。桐华布即木棉布。木棉树遍布景东山野,民间称为攀枝花和木棉花。其花长有细毛,柔软如丝。将其浸泡晒干搓成细线织布,以洁白不沾污垢而著称。

二、澜沧江古老的铁索澜津桥

汉武帝当朝时对西南夷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经营活动。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认为从西南夷道和南夷道可通身毒(今印度河流域)、大夏(今阿富汗)。为此汉武帝又遣使西南夷,甚至发兵开通西南夷道迫使滇人降附,开通西南通身毒通道。

从汉代开始,景东就是滇省重要通道。北通楚雄、昆明,南达思茅、景洪及东南亚诸地。西连临沧、德宏、缅甸并通印度,是一个南通北往的重要地方。

东汉永平元年(58年),为加强与澜沧江西部的联系,统治西南的地方官下令在澜沧江流急滩险的峡谷中修建“笮桥”,即铁索桥,时称为澜津桥。据旧志记载,澜津桥建桥之处两岩峭壁林立,急峡复磴,高广千仞,自古称为巨险。澜津桥的建造,加强了滇省与澜沧江以西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对边疆的稳定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古老的柘南城

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设来降都督管辖南中大地,统治者采取以夷治夷的统治之法以求稳定。政治上进一步推行郡县制,按部族分布,调整行政区划,颁给各族夷帅“瑞锦铁券”和“图谱”以作信符。经济上大兴屯田,推广牛耕,不少土著部落“渐去山,徙居平地”,“建成邑,务农桑”,实现了诸葛亮“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初衷。明景泰年间出版的《云南图经志书》记载,景东古名为柘南、勐谷,为昔濮和泥二蛮所据。柘南意即水渍之城。柘南城就是景东各土著民族弃山林后建起的第一个城邑,城址即为今县城一带。

唐 宋 时 期

一、南诏疆域最广阔的银生节度

唐代初年,洱海地区形成了六个互不统属的部落联盟。这些联盟自立为诏,诏即“王”之意。居于今巍山的蒙舍诏逐渐强盛起来,统一了其余各诏。天宝七年(748年),诏主皮逻阁被唐天子册封为云南王,后因各种复杂原因,皮逻阁几次叛唐,率兵占据了西南大部分地方。每到一地则择地置城,分兵屯守。永泰元年(765年),皮逻阁之子阁罗凤即诏位,他派兵征复了景东以南大部分傣族居住地区,在开南(今景东县文井开南)设开南城,置开南节度。同时还设置拓东、镇西(后称丽水)、宁北、弄栋、永昌节度,置会川、通海二都督为外府,设官分治。置清平官和大军将为宰辅。清平官为最高文官总称,大军将为军职官阶,各节度都由大军将镇守,军政兼于一身。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已完成了对西南地区的统治,除首府区十重镇外,还设置七节度二都督。撤销了设立29年的开南节度,改设银生节度,府治设于银生城(今景东)。领银生(今景东)、开南(今景东文井开南)、威远(今景谷)、奉逸(今普洱)、利润(今勐腊易武)、芒乃道(今景洪)、大银孔(今泰国景迈)等城,疆域包括今临沧市大部,思茅、西双版纳全部,泰国景迈、老挝丰沙里、越南莱州、缅甸景栋等地,是南诏疆城最广阔的节度。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南诏灭亡后,先后出现了接替南诏政权的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这些政权存在30余年,沿袭南诏旧制。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都督、大军将段思平建立大理国,重新调整阶级关系和内外关系,在统治地设5节度。银生仍为节度。大理国中期,内乱加剧,银生所辖各民族为反抗封建剥削和压迫,不断举行武装起义,反抗大理国统治。宋朝绍圣元年(1094年),大理国撤销节度建制,银生节度即行撤销。改蒙舍赕为蒙舍镇,统开南、威远等地。银生节度从设开南节度起至撤销,设立时间为329年历史。开南城在西晋时已初步形成,南诏时为重镇,后因银生城兴起而逐渐消亡。

二、“佃人制”使川河坝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南诏时期,受中原文化影响,南诏地区遍用牛耕,一岁两熟,而以畜牧、手工业为辅。“佃”即“甸”的音写,意为按自然村落居于小平坝的人。所谓“佃人制”,即是根据时令,首领派官吏下乡,督促佃人耕种。收获时按照佃人家口数目,留下口粮种子,其余全部上交官府。监守催收官吏不得任意骚扰勒索佃人,否则将会受严厉惩罚,乃至鞭杖致死。南诏地方政权干预着从播种、收获到分配的全过程。佃人中的丁壮人员农闲时需接受军事训练,战时则自带武器和鞍马参战。佃人制前期的佃人,大多数由战争俘虏或迁徙,配隶来的各族人口组成,他们无人身自由,均依附于官家。到了后期,社会经济逐渐向封建制转化,佃人制改变为“人岁输米二斗”的人头税制,佃人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并遍养大象,让大象参战或代牛耕种。

南诏时期,景东川河及澜沧江沿岸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南诏开通了东南亚通道。滇南入东南亚通道主要有自银生城(景东)往开南城(景东文井开南)、奉逸城(普洱)、利润城(勐腊易武)至茫乃道(景洪)。自银生达柳追和城(镇沅)、通邓川(墨江)至羌浪川(越南莱州)。自银生城经开南城达送江川(临沧)、邛鹅川(澜沧)、林记川(缅甸景栋)、大银孔(泰国清迈)至昆仑国(地那悉林)。自银生城经者乐(恩乐)、九龙江(澜沧江)至大银孔(泰国清迈),东南入老挝西行至大古喇(摆古)。滇西南道自通海至古涌步(河口)入交趾(越南)。

唐宋时期各路通道的开通,促进了物资的交流。川河及澜沧江流域大量土地的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百夷女兵天宝战争显神威

南诏统一六诏前,受外族侵扰时,南诏常向屯军开南直诺、诺苴部落的建宁国王张宁进求侄子张宁建求助。两家有着较好的关系,南诏初年,张宁建派遣傣族(百夷)士兵协助南诏征战。相传他还将一册平生所撰的《宁建笔录》献给南诏开山鼻祖细奴逻,同时送给南诏二千开南精兵。后来这些兵士为平定洱海立下大功。南诏为表其功,在巍山城置地安置开南军士,设立开南城,以示纪念。银生城被金齿白夷攻陷后,曾在此基础设置开南县。蒙舍诏统一洱海区域后,建立严格兵制,士兵分常备军和乡兵。常备军中的马军须走马射箭能中片板,盘枪百战无失,且能算能书方为合格。步卒须能快速爬山,跳一丈三尺长坑,泅渡急流两千尺,弄剑。并负一石五斗米奔走四十里为合格。战士面负伤得养伤,伤背者则杀。遇有征集,乡兵须克期前往,并自带武器、马料及粮食前往。

南诏时期,由于开南傣族少女天生丽质,南诏贵族与其通婚较多。天宝初年,开南傣族大姓送公主与南诏王和亲,被纳为妃,赐名彩云王妃。彩云王妃招募了千余名开南少女为兵。天宝十三年(754年),唐朝十万大军抵达弄栋(姚安),彩云王妃率千名女兵出战,用奇术“揭恶嘲丑”法屡胜唐军。后唐军用火攻将百夷女兵全部烧死。相传彩云王妃升天时天地间彩云终日不散,后人即把王妃及开南女兵葬身地称为“祥云(即今祥云)”。天宝战争结束后,南诏封赏有功之臣,于永泰元年(756年)设开南节度,杨传磨侔大军将为首任开南节度,正式揭开了银生节度开疆拓土篇章。

四、傣族人民攻占银生城

宋代神宗元丰三年(大理国广安四年, 1080年)起,大理国内乱不断,各地权贵也加紧了对各族人民的奴役和掠夺。各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和压迫,不断举行武装起义。这之前,银生节度所辖各部族农田水利、畜牧、手工业和冶铸工艺已有较大发展,一大批傣族青年曾到成都、中原一带学习,银生城和开南城宫室楼观、语言书算、婚冠丧祭之礼,都开始学习内地习俗。占据银生所辖各坝子肥沃之地的各傣族部落,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结成了以开南傣族酋长阿之步等(即旧志所称的金齿百夷)为首的利益集团。他们趁大理国内乱,于宋绍圣元年(大理天佑元年, 1094年),攻占银生城,把大理势力赶出银生地。

其实,早在南诏中后期,银生节度所辖的边疆各部落,大多不服节度调遣。到宋代,银生节度所辖的疆域已大为缩小。大理国后期,撤销各节度,改蒙舍赕为蒙舍镇,银生归属蒙舍镇管辖,实则无力统辖。不久银生地划属威楚府,但仍鞭长莫及无力统管。

元 明 时 期

一、罕旺进京

蒙古宪宗四年(1253年),蒙古消天大理国。蒙古为巩固和扩大对云南的统治,将北方蒙古族内部的军事组织万户府制与原大理国封建领主分域统治结合起来,万户以下设千户、百户长。万户制是一种过渡性机构,仅存在20年。千户、百户作为赏赐有功之臣却延续了较长时间。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下令设云南行省,改万户为路,下设府、州、县。以“谨厚”的方针,逐步改变云南各地长期混乱,政局不稳的严重困境。

元中统三年(1262年),开南傣族首领投降元军。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开南州。开南傣族首领阿只弄(又名阿只鲁)为管理。但阿氏觉得自己管辖区域广阔,不满朝廷任命。一面向云南行省纳贡,一面又派人四处抢掠。泰定二年(1325)派家将滚培率兵为寇到处抢掠,泰定三年(1326年)春又派子阿吾向朝廷进献地方特产,请求朝廷封赏。泰定四年(1327年)冬又率蛮兵为寇。朝廷撤销其对阿只弄之封,在政局不稳情况下,改设开南宣抚司,府治设于楚雄,另委官员担任宣抚职。

至顺二年(1334年)二月,阿只弄遣子罕旺到朝廷,献驯象,要求升景东为府,朝廷终于允许景东为军民府。并封阿只弄为知府,罕旺为千户,撤销了开南宣抚司。土知府除向朝廷缴纳常规税赋外,每年还向朝廷多交纳金五千两,银七百两。管辖区域为原银生节度大部分地区。

罕旺进京,赢得了朝廷对傣族首领的信任,对稳定地方和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

二、俄陶忠于朝廷奠定陶府盛世

明朝初年,明将傅友德、沐英率大军入滇,很快消灭了元朝地方势力。当时,云南地方上有丽江木氏家族、大理段氏家族和景东俄陶家族等三支最为强大的土著势力。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二月,明大军攻下楚雄。云南三支地方势力表示愿“率士率先归”。阿只弄之孙俄陶派通事姜固宗和家臣阿哀到楚雄向明军交出元朝所授的金牌印鉴,并向朝廷献驯象2只,马160匹,银3100两。景东仍为军民府,俄陶任知府,隶属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同年三月,降景东府为州,隶属楚雄府。洪武十七年(1387年),朝廷觉得俄陶忠勇有加,准许景东升为军民府,命俄陶就任知府,准许世袭,并赐姓陶。

自俄陶任土知府开始,历代世袭土知府对朝廷都十分忠顺,对以后土知府能长期存在起着决定性作用。到清咸丰七年(1857年)陶氏土知府被回民起义军消灭时共世袭25任知府,时间达475年。从阿只弄投元朝并任开南州管理起,即元中统三年(1262年)开始,至陶府灭亡,传袭为595年。按《百夷传》叙述:“金齿百夷,记识无文字,刻木为约。酋长死,非其子孙自立者,众共击之”之说,从金齿百夷首领阿之步率兵攻陷银生城(1094年)计,传袭达763年。

三、马龙象战显神威

陶氏知府世袭期间,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朝廷调遣,都率士兵参与作战,部分土知府还立下大功而受到朝廷封赠,世袭期间,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

明洪武初年,麓川平缅宣慰使思伦发妄想建立麓川王国,发兵十万进军景东。思伦发大军所到之处,各地土司大都望风而降。致使思伦发大军长期直入,所向披靡。洪武十七年(1384年),思伦发大军进逼景东。俄陶率领2万余众奋起抵抗,因寡不敌众而惨败,俄陶率残部退避白崖(今弥渡红岩)。朝廷为表彰俄陶忠心,特派通政司经历、景东籍傣族文人杨大用带白金500两,文绮24匹,刻镌着“诚心报国”四字的金带一条奖给俄陶。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思伦发30万大军进攻定边(今南涧),明将沐英用火攻大破思伦发象阵。俄陶也率残部积极参战,思伦发败回麓川,景东收复,俄陶回任知府。

麓川思伦发及子孙发动的这场战争前后达八十余年,除朝廷派重兵三次大的围剿外,地方战事不断,“官兵行处,村镇为墟,黎民百姓,死者十之七八”,朝廷发兵十五万“转向半天下,死者十七八”。

正统十二年到十四年(1447年—1449年),土知府陶赞奉调率军进攻麓川所属的者张、羽牙等地,陶赞等人勇猛拼杀,战斗大获全胜。明王朝授予陶赞“大中大夫”,“资治少尹”的三品官衔。

万历十九年(1591年),贵州水西安帮彦反叛,率20万大军进犯云南。土知府陶明卿奉调率府兵参战。云南总兵率兵在今曲靖马龙县后山设伏,陶土府兵伏于路左,正面由官军伏击。敌军至时,陶明卿以象阵从左翼猛烈冲击,使安帮彦溃不成军。陶明卿趁机带兵追击10余里,缴获颇多。朝廷推陶明卿为第一功,赐官三品。天启四年(1625年),贵州安效良又反叛,陶明卿仍奉调前往,在今曲靖马龙县北与敌遭遇,土兵用马队和象阵猛冲敌阵,敌军大败。一象奋勇冲阵,被流箭射死,战争结束后,朝廷令立义象冢表为忠义象。马龙象战至今仍在各地流传着诸多佳话,表明了陶土府的英勇善战。

陶土府在位世袭期间,保持着南诏银生兵制,士兵都能英勇善战,不惜牺牲,每次征战,都自带饷粮和兵器参战。几百年来,景东各族人民出钱纳粮,对维护边疆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四、明军屯田川河坝

军屯是古代封建王朝为解决军粮和军费供应而采取的方法,有利长期屯扎军队,稳定地方。明代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袭任父职的西平侯沐春上奏朝廷称,在皇恩之下,边境夷民开始安居乐业。但景东地势险要,又是省城通往滇西南的门户,又多月叟  田,宜设卫调兵驻守。朝廷于是命洱海镇守使程达到景东镇守。程达到景东后,广建城廓,立楼堞、置廨舍、邮驿、仓库,又立屯堡,广积粮草,从此军民相安。景东置卫之初,俄陶为感激朝廷恩典,奉宅为城,自己则迁往川河东部的凤山居住。首批进入景东军屯驻扎的士兵达5600余人,设前所、后所、左所、中所、右所五地屯驻,组成景东卫。卫设指挥1人,同知2人,佥事4人,镇抚司镇府2人。每千户设千户长1人,副千户长2人,掌印1人,佥事1人,吏目1人。陶府从自己的领地中先后划拨出土地三万余亩供进入景东的明军耕种,明军同时开垦荒地,大举兴修水利,普遍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屯军十分之三的士卒担当军事任务,十分之七的士卒担任农耕。

明代在云南设20卫,屯田军队达29万人,面积为130余万亩,约占当时总耕地的42%。洪武后期,明朝廷从四川购进大量水牛分发给屯军。军屯和民屯的迅速发展,对景东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促进作用,汉族人口的大量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改变了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对景东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五、景东傣族的迁徙

古代景东的傣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群体,对景东古代政治经济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但到近代,傣族却神秘地在景东大地消失了。民间普遍有“汉到夷走”和南迁之说。这些说法都不完全准确。

傣族是景东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百越族系。秦汉时称僚、鸠僚,唐宋时称金齿、黑齿、银齿、绣面等蛮,元明称白夷,清称摆夷。景东(开南)籍傣族在唐时就开始四处迁徙,其迁徙大多是因战争和原住地人口增加及配隶而分散。

《新唐书》记载:“茫蛮本开南种,茫其君号也,或呼茫诏。永昌之南有茫天连、茫吐薅、大赕、茫昌、茫鲜、茫施,大抵皆其种,楼居无城廓,或漆齿或金齿”。《蛮书》又载:“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绣面蛮,并在永昌,开南杂类种也”。又载:“茫蛮部落,并是开南杂种也……孔雀巢人家树上,象大如水牛,土俗养象以耕,仍烧其粪”。由此可见,早在唐代,景东(开南)籍的傣族已遍布今保山、德宏、临沧等地。南诏前期,景东曾借二千傣族精兵与蒙舍诏,之后这些傣族士兵就在今巍山世代居住。南诏在设银生节度期间大量征用景东傣族军士驻守各边关要隘,这些兵士大都在当地娶妻生长,终老各地。《四川傣族情况基本调查》中记载:四川所属建昌一带草寇扰攘,朝廷调颖国公傅兰玉征剿,景东土知府率家兵九千前往协剿,因知府途中染病,所有家兵请家将余伏成率领前征,余氏兄弟叔侄四人受此重任,不辞劳苦,愿与国家效犬马之劳。战事结束后,奉旨在建昌立五卫八所,改兵为民,婚娶耕种,从此改他乡为故乡。《明史·土司传》又记载:米昌千户所土官贤姓,其先云南景东耕种也,徙其族来种田,洪武十六年(1383年)归附,以随征东川芒部,授世袭千户,居所治城外,所辖夷(傣族)仅八百户。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记载说:凉山傣族多是近二、三百年从云南景东等地逃荒来的。渡口一带傣族来自景东暗瓦,距今约五、六代。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景东傣族人民经历了世代的动乱,各族人民特别是傣族人民承载了沉重的徭役赋税,大部分人无法承受沉重的压迫和剥削,四处避难逃荒。特别是各类战事之后,许多士兵都在当地变兵为民,流落异乡,致使傣族人口大为减少。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滇西南暴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清政府派兵对起义军进行了血腥的镇压。清军为解决给养,对傣族村寨进行无情洗劫,作为统治景东数百年的傣族陶氏知府,又是起义军主要打击对象。反动清政府千方百计挑起民族矛盾,致使民族仇杀增多,傣族人民只好丢家弃口,大部向南方迁移,少部分在其他民族帮助下,隐名改籍,溶入了其他民族之中。到2004年末,全县仅有傣族2696人。

清   代  时  期

一、吴三桂反清十室九空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三月,清将王夺尼、赵布泰从广西、贵州,吴三桂从四川打进云南,明将王会等人率部归降,各地土流官先后归附。顺治十六年(1659年)三月,清廷任命吴三桂为云南总管,并被封为平西王、平西大将军、平西亲王。吴为笼络地方大族,继续延袭明制,“准土司世袭,悉给印札”。吴三桂镇滇期间,独揽军政大权,在经济上增收赋税,重榷关市,垄断盐井和矿山之利。政治上利用土官残酷镇压各地人民的反抗。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起兵叛清,协迫各地民众为兵。景东不但被征调无数兵丁,还遍征牛、猪及各类生产资料,战争平熄后,弄得十室九空,民不聊生。

清雍正年间,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朝廷以澜沧江为界,澜沧江以东设流官,澜沧江以西设土官。景东虽地处设流官之区,但朝廷认为景东陶氏土官世代忠诚,对景东实施了特殊的“土流并治”的政策,即流官掌印,土官执政。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清代咸丰年陶氏土知府被农民起义军消灭为止。

二、陶府  知事  巡检  驿丞

陶  府

陶 府 的 变 迁

唐代南诏置银生节度,宋代大理国前期延续南诏旧制仍设银生节度。1094年,开南等地傣族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攻占了南诏设立的银生节度所在地银生城(今景东县城),原银生节度所统辖的区域也顿时被各地的地方势力所统领。开南傣族占领景东全境之后,掌握了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大权。段氏大理国后期因内忧外患较多,对景东崛起的傣族势力无暇顾及。

1253年,元帝国大军在忽必烈率领下进军云南,并采用“以夷制夷”的政策,联合和利用各地奴隶主及部族头领,以行省下设路府、州、县等形式进行统治。1276年,设立“开南州”,命阿只弄为开南州管理,其上司为威楚府(今楚雄)。阿只弄认为景东傣族领地宽广,势力浩大,但受制于楚雄府,心头不服。公元1331年,阿只弄派遣儿子罕旺入朝进贡,献驯象,请求升景东为府。于是,朝廷即升开南州为“景东军民府”,封阿只弄为知府,罕旺为千户。

明朝初年,明将傅友德、沐英进军云南,俄陶审时度势, “率士卒先归”。1382年,明朝大将攻下楚雄,俄陶遣通事姜固宗和家臣阿哀到楚雄向明军将领交出元朝所授的金牌印鉴,并献驯象2只,马160匹,银3100两。明朝仍置景东府,委俄陶为知府一职,正四品,赐给文绮、袭衣、颁发府印,并赐姓陶,准许世袭其职。

俄陶任知府期间,对朝廷十分忠顺,在一些部族首领叛乱时,俄陶都听从朝廷调遣,自带兵器粮饷,率军参与作战。

景东当时是滇东南连结滇西地区的重要战略要地。逐渐强大起来的麓川奴隶主贵族企图建立麓川王国,景东成为其东扩计划中最大障碍。1385年,麓川平缅宣慰使思伦法调动10万军队,战象百头,对景东发动侵略战争。麓川军队所向披靡,各地纷纷投降,但俄陶却不买他的帐,率2万子弟兵奋起抗击,由于寡不敌众,俄陶战败。只好率军民避难于白崖(今弥渡红崖)。明朝廷即派通政司经历杨大用(景东傣族文人,时在明朝廷供职)带白金500两,文绮24匹,刻镌“诚心报国”四个大字金带1条奖给俄陶,以示俄陶对明朝廷忠心耿耿的嘉奖。

1389年,思伦法重聚30万大军攻定边(今南涧),明将沐英用火统火枪大破思伦法的象阵,麓川生力军被大部歼灭,思伦发军大败,景东也收复了。俄陶仍然回任知府职。景东作为明代的重镇,明军设置卫官,调军士屯守,俄陶让出上万亩肥田供明军屯种。并让宅为城,让明军驻扎,自己则迁往川河对岸的凤山另建府第。

1397年,在位15年的俄陶死后,其子陶幹袭知府位。1430年,陶幹死,其子陶等袭位。1441年,陶等死,其子陶赞袭知府位。这时,麓川军复攻景东,陶赞率府兵跟随明军在者张、羽牙等寨的战斗中,立下了大功,明朝廷授予“大中大夫”、“资治少尹(三品官阶)”。陶赞死后,其子陶洪袭位。1517年,陶洪死,其子陶启袭任,陶启死后,其子陶炳袭位。陶炳死,其子陶龙(又名化起)继任知府职。陶龙任职后期,者乐甸(今恩乐)傣族头领刀仪、刀重出兵偷袭陶府,并将知府印抢走,企图夺取景东陶府管辖地盘。陶龙之子陶金带领府兵,将刀仪、刀重杀死,夺回府印,并袭知府职。从此,陶金便以壮勇而闻名,并多次随朝廷出征而立有战功。嘉靖年间,陶金以战功被朝廷诏赐白金宁丝一袭,明卫军千户陈祯心怀妒忌,在酒宴上借酒装疯,用墨汁泼洒了陶金蟒衣。陶金恨之入骨,便用狗闹花将其毒死。陶金死后,其子陶淞任知府, 1583年奉诏带领府兵参与铁索米鲁、那鉴、安铨、凤继等战役。同时,大力倡导办郡学,受到当时文人学士普遍景仰。陶淞死后,其子陶明卿继位。1590年,贵州水西安帮彦反叛,率20万大军进犯云南。陶明卿以象阵从左翼冲击,拦腰侧击,安帮彦军大乱,陶明卿率众追击10余里,叛军溃不成军,明军首领推陶明卿为第一功,赐官三品。陶明卿死后,其子陶玺袭位。陶玺死后,其子陶尔鉴8岁即继承父位,但在18岁时,即死于不甘受压的彝族人民反叛之中。陶尔鉴年少而亡无后,即由陶明卿次弟陶明弼的长子陶垐继袭知府职。

清朝取得天下之后, “准土司世袭,悉给印札”。陶垐死后,其子陶秉鉴于清康熙二十八年继袭知府。陶秉鉴死,其子陶楚继位,陶楚无子,死后由陶垐三子,即陶楚三叔陶大鉴袭知府位。陶大鉴死后,由长子陶淳继位。陶淳染病不治身亡无子,由其二弟陶澄继位,陶澄74岁时将知府位传于其子陶士云。陶士云死后由子陶应昌袭职,应昌死,其子陶熊袭职。陶熊因罪被革知府职,知府一职由陶熊之弟陶烺代理。第二年,陶熊之子陶德增袭知府职。陶德增死,其子陶琨继位。这期间,回族起义军打进景东,土府印信遗失。陶琨死后无子,由弟陶珍就任知府。不久,即死于回民起义之战。当时陶府被杀死家人达120余人之多,宏伟的知府宅院全部被战火烧毁。陶土府世袭后期,为了维持荒淫生活和庞大支出,对农民盘剥加重,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了陶府的灭亡过程。

陶氏土知府所辖疆域

1094年后,辽阔宽广的银生节度府辖地已被各地强大起来的地方势力逐渐瓜分割据,白夷(傣族)攻下银生城,基本取得了原银生辖地统治权利。元时设开南州时及以后设景东府,其实际统辖之地仅为威远、案井、母龙、励统、阿龙三甸,另外还有勐缅等地区。

明代初期,原阿(陶)氏家族管辖地区的各傣部落纷纷向明朝廷争宠,都各自向明朝廷纳款进贡,要求得到封赠。朝廷为削弱各地势力,对这些主动纳贡者都给予了封号,各地土著部落从而通过朝廷之封摆脱了陶氏集团的控制,致使陶府领地和辖地更为缩小。

明宣德八年(1432年),猛缅(今临沧大部)又脱离景东府统辖,永乐四年(1406年),镇沅刀平出征八百媳国有功,镇沅、威远皆升为府,都不属景东管辖了。

到清代,由于实行了“改土归流”等政策,景东土司府辖地更为减小,仅为今临沧市平村(1950年划归临沧),景谷县小景谷、民乐,镇沅县勐大、振泰、里崴(1958年划归镇沅和景谷)及今景东所辖之地。

历 代 土 知 府

元代

阿之弄(1275-?任),1275年起任开南州管理,1331年任景东军民府知府。

罕  旺(不详),阿之鲁之子,是否任知府无考。

明代

俄  陶(1392—1397任),罕旺之子,明代首任知府。

陶  幹(1397—1429任),俄陶之子。

陶  等(1429—1440任),陶幹之子。

陶  赞(1440-?任),陶幹之子,因战功授三品官。

陶  洪(?-1516任),陶赞之子。

陶  启(1516-?任),国子监肄业,陶洪之子。

陶  炳(不详),陶启之子。

陶  龙(不详),陶炳之子,又名化起。

陶  金(?-1582任),陶龙之子。

陶  淞(1585—1591任),陶金之子。

陶明卿(1591—1638任),陶淞之子,因战功授三品官。

陶  玺(1638-?任),陶明卿之子。

陶尔鉴(不详),陶玺长子。

清代

陶垐(1659—1681任),陶尔鉴死于战乱,无子,由陶明卿次弟陶明弼长子陶垐奉吴三桂之命袭知府职。

陶秉鉴(1682—1689任),陶垐长子。

陶  楚(1689—1706任),陶秉鉴之子。

陶大鉴(1706—1731任)陶楚病死后无子,由弟袭任。

陶  淳(1731—1757任),陶大鉴长子。

陶  澄(1757—1781任),陶淳死,无子,由次弟陶澄袭任。

陶士云(1781—1795任),陶澄之子。

陶应昌(1796—1806任),陶士云之子。

陶  熊(1806—1827任),陶应昌之子。

陶德增(1832-?任),陶熊之子。

陶  琨(不详),陶德增长子。

陶  珍(?-1857任),陶琨之弟,陶府终。

土知事

元代后期,今楚雄南华(古称镇南)人姜固宗在景东傣族首领家中任职,并得到土司信任。明洪武初年,明军入滇,景东傣族依附明朝廷,即派心腹通事姜固宗和阿哀向朝廷纳款,献训象、马匹,交出元朝所受给牌印。明朝廷准许在原地续设景东府。不久,即暴发麓川王进攻景东之战。姜固宗奉令带领土府所属一支部队随明将冯诚攻鄂嘉,擒获随麓川王思伦法反叛的土酋刀猛温,明朝廷赐给姜固宗冠带。

明宣德二年(1427年),姜固宗之子姜嵩进京朝贡。这时,因大侯州傣族首领常想将陶知府所辖的猛缅(今临沧)之地据为已有,经陶府举荐,朝廷任命姜嵩为猛缅长官。猛缅归属他管之后,姜嵩撤回景东,任景东土知事,正九品。知事署建于陶府右侧(今河东街右侧),嘉靖年间,第五代传袭为土知事的姜文率兵协从明军征剿凤继祖有功,受到朝廷奖赏。同时,姜文之子姜可久以岁贡被选拔为四川教俞。袭任知事的姜文长子姜述望于天启三年(1623年)督率地方军一千人奉令赴省防守,后死于军中。

清朝平定云南之后,姜述望之子姜启滨随陶知府降清,准许世袭知事。长期以来,姜氏凡陶知府和朝廷有事,都惟命是从,任从调遣,并多为后勤总管,后因发生回民起义,姜氏族人或被杀或逃匿,下落不明。

历任土知事

明代:

姜固宗——南华县人,因功保廷任事。

姜  嵩——姜固宗之子。

姜  钺——姜嵩之子。

姜  源——姜钺之子。

姜廷壁——姜源之子。

姜  文——姜廷壁之子。

姜述望——姜文之子。

清代:

姜启滨——姜述望之子。

姜显望——姜文次子。

姜启武——姜显望之子。

姜继申——姜启武之子。

姜  增——姜继申之子。

姜之岐——姜增之子。

姜之嵘——姜增次子。

姜兴周——姜之嵘长子。

板 桥 驿

明朝初年,俄罗铺村副头目阿赛,由于熟悉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对过往宾客的接待礼貌有加,深受过客欢迎。于是,陶府保举阿赛为板桥驿土驿丞。阿赛于是赴京进贡,获土驿丞之职。板桥驿土驿丞署设在新站(今龙街)。

驿站是明代设置的接待投递公文、转运官物及让来往官员休息的处所。明代云南共设驿站78处。每驿供马10—20匹,设马夫头10余名,库子、馆夫1—2名,设驿丞1名。驿道设亭铺,有铺兵应役,全省有土官担任的驿丞26处,板桥驿就是其中之一。站内开支列有站银,指派州县人民交纳,每年一派。

阿赛任土驿丞时,正逢麓川农隶主三征景东。正德年间,阿赛辖地屡被麓川兵侵扰,阿赛斩获叛军三颗首级,升为巡检(正九品),仍管驿丞之事,并准子孙世袭。嘉靖十一年(1532年),袭土驿丞的阿秀获赐姓云,后世即为“云”姓。清代随明制世袭,到清咸丰五年,袭土驿丞的云锦被回族起义军杀死,世袭即终。

所辖土地东至后山岭十里本县海村界,南至镇彝哨十五里,西至回黑村前山界十里,北至猪街二十里。

世袭板桥驿土驿丞情况如下:

阿  赛—明初以俄罗铺村副头目获任;

阿  哀—阿赛子,明成化二年(1466年)任;

阿  徐—阿哀长子。

云  汉—阿哀次子,因阿徐死后无子,由弟世袭。并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获朝廷赐姓“云”姓。云汉原名阿秀,其弟阿英改名为云沧。

云  沧—阿哀三子,因二哥云汉死后无子,由云沧袭任。

云必高—云沧之孙,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袭任。

云  胜—云必高之子,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袭任。

云联极—云胜之子,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随陶土府袭任。《云南通志》中“云联极”记载为“云联柱”。

云振宗—云联极之子,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袭任。

云  仍—云振宗之子,清雍正三年(1725年)袭任。

云  嵩—云仍之子,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袭任。

云灿南—云嵩之子,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袭任。

云现龙—云灿南之孙。

云  锦—云现龙之弟,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死于回民起义,逐终。

土巡检司

保甸世袭土巡检

巡检司是明代在云南州县交通要道设置的治安机构,负责搜捕盗贼、盘查奸细、贩卖私盐、逃犯、逃军和可疑之人的机构。设巡检、副巡检、弓兵,在丁粮相应人户派役,每年轮换一次。

保甸巡检司所辖之地东至无量山三十里,南至猛猓二百八十里威远界,西至澜沧江十五里云州县界,北至羊街渡六十里公郎蒙化界。

保甸巡检为正九品,巡检署建在保甸洼子村(今漫湾镇保甸),家宅则在今锦屏景范。巡检署后移往治西南二百七十里戛里江(今大朝山东镇玉学一带)。

保甸世袭土巡检传袭情况:

陶  暹—明宣德中期为土目,受陶府保荐贡象入京,被授予土巡检。之后,在征战马龙、他郎、者张、羽牙等战斗中,屡立战功升为县丞(从七品),仍管巡检事。

陶  华—陶暹之子。

陶  忠—陶华之子。

陶  辅—陶忠之子。

陶  煌—陶辅之子。

陶  谅—陶煌之子。

陶  用—陶谅之子。

陶  昌—陶用之子。

陶国臣—《云南通志》记为“陶国佳”,陶昌之子。

陶承宣—陶国臣之子。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投城,授世职。

陶  增—陶承宣之子。

陶舜举—陶增之子,武生。

陶  瑜—陶舜举之子。

陶自淑—陶瑜之子。

陶仲选—陶自淑之子。

陶  镇—陶仲选之子。

陶翊廷—陶镇之子。

陶元品—陶翊廷之子,清咸丰年间因回民起义被杀,逐终。

三岔河世袭土巡检

三岔河土巡检所管辖之地东至火石哨七十里,镇南州七村界。南至新站三十里灰窑界。西至无量山五十里保甸土巡检界。北至安定铺二十里旧定边县界。

世袭三岔河土巡检的杨氏家族原为今灰窑板桥村村民,后因战功而得以充任。巡检司署设于安定关(今安定鼠街)。

世袭情况如下:

杨胜—板桥村民,明宣德年间充任陶土府把事,因麓川三征景东时,在者张、羽牙战斗中立功而赐赏冠带。后因设三岔河巡检司,陶府保荐并经朝廷许可,杨胜之子杨详为土巡检,并准世袭。

杨  详—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授土巡检并准予世袭。

杨  銮—杨详之子,明嘉靖七年(1528年)袭。

杨鹤承—杨銮之子,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袭。《云南通志》中记作“杨鹤”。

杨立程—杨鹤承之子,明万历十年(1582年)袭。

杨国翰—杨立程之子,明天启七年(1627年)袭,随土府出征安效良、普名声有功,加授守备衔,崇祯四年(1631年),再随征普名声,在阿迷州阵亡。

杨鸿绪—杨国翰之子,崇祯四年(1631年)袭位。

杨鸿仁—杨鸿绪之弟,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投清,仍授世职。

杨承文—杨鸿仁之子。

杨可昌—杨承文之子。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袭。

杨  傅—杨可昌之子,清乾隆二年(1737年)袭。

杨起彬—杨傅之子,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袭。

杨天池—杨起彬之子,嘉庆二年(1797年)袭。清咸丰年间回民起义战争暴发之后不知所终,土巡检司遂告终。

三、回民起义军在景东的战斗

咸丰六年(1856年),滇西回民在蒙化(今巍山)发动起义,他们蓄全发,易衣冠,举起白色旗帜,一举攻占了大理城。同年10月在大理校军场筑坛 ,推举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此消息传入景东后,县属回民焚香结盟,纷纷响应。

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楚雄鄂嘉银厂回民义军攻入小龙街黑树塘,景东郡首郑自耀、游击特通阿率兵勇民团布防于城北五里的瓦罐窑,一战即被义军所击败,郑自耀、特通阿被杀死。义军乘胜顺川河而下,向者干进发。此时,清政府各级政权十分惊慌,事先组织民团潜伏于川河至者干的险隘道路之中,乘义军不备,夜间突击截杀。双方鏖战三日,义军渐渐不支,便向哀牢山中撤退,又遭设伏于山中的清兵截断退路,义军在清兵前后夹击之下,伤亡惨重,仅生还十余人。

同年,本县回民义军首领李德功集结部队在文井冷水沟、大村、清凉一带安下十三个营寨,全县各地均有李的起义军在活动。当年五月义军集结重兵,攻下景东县城,尊李德功为沙六将军。不久,郡守组织团练反扑,回民起义军与清兵几经激战,终因众寡悬殊而全部壮烈牺牲。

咸丰八年(1858年),起义军都督马平、安春率众占领景东城北左所营程中丞支祠,与清兵相持数日,几经激战,后因后勤供给困难而星夜撤离。

咸丰九年(1859年)冬,都督刘晏,副都督姜兆和率领2万起义军从安定鼠街入境。一路所向披靡,进驻新桥文昌宫及景范瓦罐窑。十二月初八攻克陶姓祠堂先锋营,清兵抛尸四百余具后,退守卫城(今一中址),相持二日不下,后经清兵不断组织攻伐,并收买叛徒杀害了都督刘晏,义军余部撤回大理。

咸丰十年(1860年)十月,义军再次发兵,占领棠梨箐、大嘴孜,与县城清兵相持。翌年春,清兵搬来恩乐救兵,起义军主动撤离景东。

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西区回民起义军占据小关山,杜文秀从大理发兵相助,于当月二十七日攻占大嘴孜先锋营。十一月,清兵组织反攻,起义军阵地高家山失守后,清军疯狂进攻,连破灰窑义军营寨。为避开清兵主力,起义军即暂时撤退。

同治元年(1862年)秋,杜文秀派大司马杨德明、大司勋米映山、大司政刘成暨、明阳锁等将军统领五万大军(号称十万),绕道无量山以西,浩浩荡荡直驱县境。西区团首刘尚中战败并归降义军,充当向导顺澜沧江而下,从水箐、坝卡直下开南,于九月二十三日攻破文仓营。九月二十四日,南路由都督蔡杨威由猛统进击都拉与杨、米、刘会师合军出击,以摧枯拉朽之势,速破清兵开南、清凉等营寨,攻下景东县城。起义军然后分兵南下思普,东攻鄂嘉。杨、米、刘与大将军朱开元换防,杨德明、米映山、刘成暨班师回大理。不久,清兵纠集兵力与起义军争战。朱开元军失利,起义军退至无量山黄草岭,被清兵围困,全部战死。

同治三年(1864年),杜文秀为报景东清兵围歼朱开元部之仇,再次派大将军马开远、后丞将军马国富、大司阃马旭、大司藩马成等分兵二路进军景东;一路由北区垭口街小村直抵河东街:一路从西区翻越无量山直取大村营、苏家营、戴家营抵塘窑,汇集4万义军围攻卫城。此役,自同治三年(1864年)十月相持至次年二月八日,清兵守城官吴某抵敌不住,狼狈逃窜,卫城遂破。游击杨思润领兵继续抵抗,义军从城东攻入,杨与乡勇千余人则由城北败出。不久,境内乡勇团练散而复合,于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举兵反围城垣,义军出击,则退守村寨,义军回,则四面围攻,起义军日渐不支,于七月中旬放弃景东。

同治五年(1886年),义军再次举兵攻克景东县城,双方伤亡惨重。最后,回民起义军在清政府残酷的镇压下失败。

清末回民起义在县境的战役经过,老百姓称为“红白旗之乱”,从清咸丰六年至同治五年(1856—1866年)的十年间,清兵与义军几经拉锯式的战斗,县境大部地区均遭战火,数次被烧杀,城垣和不少村寨被焚毁,许多乡民兵勇死于战乱。许多人抛尸荒野,让禽兽啃食,惨不忍睹。是时,田地荒芜,荒草没人,野狼结队出入,举目一片凋零。战事稍息之后,饥荒备至,瘟疫流行,民不聊生。

清兵平息回民起义以后,地方政府不得不远购耕牛和粮食种子,召民耕种,并按所开垦的田地面积配发畜力、籽种,战乱中幸存或逃走他乡的黎民百姓,才逐渐返回家园,重新垦殖定居。

这期间,景东境内各山区还活跃着李文学和田政领导的起义军,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初,田政起义军占领景东者干(今大街、花山)。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在者干(今大街铁匠铺)与彝族起义军首领李文学会盟,田政被封为夷家兵马副元帅,哈尼人徐东让为者干都督。李文学和田政起义军在景东山区布营垒,杀庄主,密切配合着杜文秀回民起义军战斗,直至失败。

民 国 时 期

一、征剿苏三宝

1911年10月,辛亥云南重九起义后建立起云南省军政府。同年11月,景东宣布光复。军政府委派保山举人林春华为景东直隶军民府同知,处理军政事务,安抚民心。林春华到景东就任,最棘手的一件事,就是接到乡民控告苏三宝危害西区的联名诉状。

苏三宝原系楚雄南安州人(今双柏县大庄),生于1829年。苏三宝共有弟兄7人,因排行第三,故名苏三宝。苏家自幼家贫如洗,其父率家人四处流浪,后期到戛里(今大朝山文玉)一带为人挖矿炼铜。清咸丰六年(1856年),苏三宝投奔戛里回民首领、征东大将军马镇东,给马当马夫。由于鞍前马后十分忠顺,加之作战英勇,很快做了马镇东的乘龙快婿。苏三宝为早日掌握起义队伍大权,拉帮结派,培植亲信,图谋早日簒权。阴谋被马镇东识破后,马欲将苏斩首。但因消息走漏,马镇东被苏三宝及谋士匡玉贵用计杀害于小场街小桥边。回民起义失败后,清军前往招抚,苏三宝到昆明投城,被清廷封为“义勇正图董”,并赏花翎副将军衔。苏三宝回到戛里,杀戮了一大批马镇东部下,用武力征服了周围豪绅,在戛里环澜沧江的长发山一带建碉堡,设立6座营寨,在各地设置土炮,还在小厂街和得龙建立新旧两个衙门,在戛里江(澜沧江)修建望江楼。自制土枪土炮,势力扩及云县及临沧平村,镇沅县振泰,景谷县民乐及景东县西部地区。苏三宝在势力所及之地横行霸道,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人民苦不堪言。这期间,清政府曾派兵进剿,苏三宝随即投降,但清兵一撤走,即我行我素。

苏三宝独霸一方,胡作非为,触动了当地政府及豪绅的利益,曾在“为民除害”口号下联合起来对其进剿。但终因苏三宝占据险要地势,两次进剿都以失败告终。而苏三宝更加为所欲为,盘剥地方更加厉害。民国元年(1912年),景东西区名绅吴酉山、刘方成等人联名控告苏三宝,同知林春华上书省城,列罪控告苏三宝。军政府派遣驻滇西大理绥靖军第四团,由四队长张定甲,节制国民帮带张世梁统兵,协同景东同知林春华带领的府兵同往进剿。同年9月15日,进剿军用重金收买苏三宝家兵用水灌湿苏家土炮,并分兵四路夹攻观音寺、得龙、火烧天、鲁家村、白竹林各匪营,因苏三宝土炮无法打响,一战即打下苏三宝老巢,并将已83岁的苏三宝打死在白竹林。第二天,进剿军拿下苏三宝最后一个营寨干龙潭,杀尽苏三宝残部。从而结束了苏三宝占山为王40余年历史。

二、土匪杨氏兄弟攻打景东

杨五、杨六系同胞兄弟,里崴大山人(今镇沅县里崴大山),民国十四年(1925年)初,杨氏兄弟伙同乡邻数人至西双版纳贩卖烟土。在返乡途中与景东城商人及其马帮相遇,杨氏兄弟窥见该马帮驮有大量烟土,遂起歹心,待天黑后,便蒙头裹面,乘其不备,突然向烟商袭击。烟商为保命四处逃散,杨氏兄弟便将所劫鸦片重运西双版出售,鸦片售完后,欣喜而归。而景东商人早已回景东县衙告发杨氏兄弟。

就在杨五、杨六从西双版纳回到里崴大山的当天夜里,遭到景东县常备中队的包围,杨氏兄弟拼死冲出重围,很快悟出是西双版纳抢劫烟土事发。杨氏兄弟突围后,一不做,二不休,便带领同伙啸聚山林,占山为王。

景东县长因抓不到杨五、杨六,扣押了在景东中学读书的杨五、杨六的两个弟弟杨七、杨八作为人质,逼其就范。

杨五、杨六得知两个弟弟被关押的消息,怒火中烧,遂起劫狱之念。民国十四年(1925年)末,杨氏兄弟率领三百人众,深夜到达景东城后三道垭,环西南面包围并攻打景东城。城区黎民百姓一听说杨五、杨六人马已驻扎在城后三道垭,顿时人心惶惶,扶老携幼纷纷向河东街方向逃离,因人多桥窄,挤落川河者不少。

县衙也一片惊慌,在逃走不行,抵抗已晚的危急情形下,县长丁绩只好派城街人王德章(杨五、杨六的同窗好友)从监狱中带出杨七、杨八到三道垭交还杨五、杨六,并赔礼道歉。杨五、杨六见两个弟弟安全获释,怒气渐消。在王德章一再好言相劝之下,即从三道垭撤退。之后即横行景东西区和南区,打家劫舍,弄得鸡犬不宁。民国十五年(1926年)5月18日早晨,杨五、杨六又率500余众从里崴出发,分兵两路,一路从文井直上,准备从魁阁楼入城。另一路从县城后山直扑县城,造成东西夹攻之势。杨氏兄弟由于头年不放一枪一弹就达到目的,根本不把民国县政府放在眼里。一路张扬出兵,气焰十分器张,兵马未动就先行派人知会民国景东县政府。县长接报后,就委任常备大队长杨炜为前线御匪总指挥,派中队长方周集在斗阁撒别寺防堵。中队长罗华山到孔雀山垭口阻击。23日凌晨,杨氏兄弟匪众与扼守在孔雀山的罗华山常备中队相遇,经数小时的激战,罗华山抵敌不住,往后败退。杨军乘胜追击,将罗华山的常备中队打得五零四散,罗华山退至大草地时被打死。杨氏兄弟等众直抵城郊学坡及魁阁楼外,形成半包围之势后突击攻城。此时,县城御匪之兵已由塘窑退至滥泥桥,城内人心浮动,一片混乱。县长丁绩等官绅早已退至御笔山的白石崖躲避,居民百姓纷纷逃离县城。战斗打响数小时后,滥泥桥的守军开始抵挡不住,向城内和后山撤离。这时负责点炮的保董杨开显,因连续点炮,耳朵被土炮震聋,在旁的人向他打手势“赶快跑!”而他理解成“快点炮!”便将最后一门土炮点着,轰隆一声,无数碎铁砂如蝗飞出,正打中爬在塘窑大树上的号兵,被打断的树枝掉下来又将杨氏兄弟的旗杆砸断,有几粒铁砂不偏不倚又飞到正在塘窑民房里吹吸大烟的杨氏兄弟的烟盘之上。杨五、杨六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便命其部下赶快撤兵。中区团总李嘉瑞见杨氏撤兵,乘机率领民团出击,后撤的卫军也聚合复回追歼。杨氏兄弟将塘窑村民的房子一把火点着后,便迅速向孔雀山撤退。此战从清晨一直打到下午五时许,杨氏兄弟抛尸六、七具,后被县衙官兵砍回首级挂于尚武门示众。杨氏弟兄从此反出景东,流落于中国与缅甸边境一带为匪。

三、三百壮士出征抗日

抗日战争是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地处边锤一隅的景东,先后共有一千余名壮士投身抗日战争,一批铁血男儿抛洒热血,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埋骨他乡。

1937年,景东第一批三百壮土出征抗日,受到了全城百姓的欢迎。之后几年间,都有大批热血青年奔赴抗日前线,在台儿庄、中条山等大战中景东籍将士牺牲计百余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抛洒热血。在抗日最前线,涌现了陈树胁、万成武、李东发等一批抗日英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举世闻名的“驼峰航线”成了重要的国际运输通道。中美两国的飞行人员,不畏生死,夜以继日的穿梭在高山险峻,地形复杂,气流不稳的“世界屋脊”上空,运输抗战物资。

由于地形复杂和气候条件恶劣,飞机也因常遭日机袭击、机械事故或撞山坠毁。抗日战争期间,就有三架美国运输机在景东坠毁。1943年7月,美空军一架B—24型重轰炸机到日军阵地轰炸后,返航时因机械故障而坠毁在龙街罗布山,机组人员4人获救,1人牺牲。1944年3月,一架美国运输机在漫湾上空被日机击中,飞机坠毁在保甸中山,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1944年4月,一架美国运输机又因机械故障坠毁在文龙瓦罐窑,5名机组人员3人获救,2人牺牲。

抗日战争时期,景东不但出征抗日的人数众多,川河一带盛产大米的地方还担负着沉重的纳粮任务。修筑滇缅公路时,景东奉派了3万余名民工参加筑路,民工们自带口粮工具,参加艰苦的公路建设,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

四、解放景东

1949年,中共滇桂黔边区纵队九支队建立了以宁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九支队四十二团三营于8月上旬进驻镇沅,中旬在猛统收编整训了彭学孔、李南山在景东南区和西区建立的反蒋武装“景镇人民自卫军二支队”,成立了“三纵队景东整训总队”。同时,九支队深入南区的大井、猛统、里崴及无量山以西一带进行革命活动。九支队第二武工团在王尧带领下,深入景东民乐进行武装斗争。在北面,滇西八支队建立了以祥云为中心的滇西革命根据地,并解放了景东北面的南华免街和弥渡中庄一带,同时做了蒙化张灼生部的工作,促使该部脱离梁星楼部起义,接受八支队整编。对景东梁星楼部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解放景东的条件日趋成熟。

1949年初,景东县长梁星楼以对抗边纵扩张地盘为目的,纠集了以梁氏家族为核心,国民党员、三青团员、地霸分子、土匪头目、退役军官、回乡兵痞等为骨干,诱骗、裹胁部分农民及青年学生,拉起了一支几千人的地霸武装。这支武装先后以“景东民众自卫军”、“景巍共革盟”为招牌,横行景东、蒙化一带。同时,梁星楼还与司马江合谋,盗用共产党领导的云南游击队番号,打起“第三纵队”的牌子,招摇撞骗,扬言景(东)、景(谷)、镇(沅)、新(平)四县归“三纵队”管辖,又是写信,又是派代表前往镇沅谈判,要四十二团三营退出按板并将盐厂管理权交出。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义正严词的拒绝,梁部即进行武力进犯的准备。一面四处派人联系,妄图组成一个对抗“边纵”的反革命联合阵线,一面以讨伐叛逆彭学孔为幌子,调集千余人,越过中窝铺、里崴向猛统、大井进犯,直逼按板。其目的是首先抢占按板盐井,切断边纵的经济来源,继而向思普推进,配合新平的李润之,景谷的李希哲,普洱的张孟希会剿边纵九支队,实现蒋介石、卢汉在思普的“整肃”、“讨逆”计划。

面对梁部的优势兵力,景东整训总队被迫退出中窝铺和猛统一线,在景东、镇沅边境一带布防。9月22日至24日,整训总队在四十一团三营一部的支援下,于那敦、仰里及界地梁子、三棵树一带阻击梁部。随后又主动撤至按板井外围固守。梁部即越过景镇边界,继续向南推进。此时,三营奉命调往滇中执行新任务,由边纵四十二团北上镇沅接防。

四十二团先遣四营于9月28日抵达按板井。经过慎密布署,于10月1日对进犯按板井外围之梁部发起了全线反击,经过几小时的猛烈攻击,我军逐步夺取了按板外围敌占据点。梁部分成多路向大草地、圈田街、松山一带败退。我军首战告捷,解除了梁部对按板之围。10月7日,发起了追剿退守松山一线之敌的战斗,梁部一战即溃,我军乘胜追击,一举进占猛统。我军进占猛统后,二、三营向者后追击梁部所属梁应贤大队。追敌至路东、者后、文华一带之后,即返回按板井。四营和彭学孔部承担追剿梁星楼的任务。十月十一日,攻占了蛮开、蛮夺两个据点,12日进驻里崴。至此,梁星楼部已被全部逐出景东南区,加之争取了振泰李英靠拢我军,以及武工团先后深入民乐、景谷建政,稳定了后防,为我军继续北进,解放景东全境奠定了基础。10月10日,梁星楼分兵三路向我军驻地中窝铺发动猖狂进攻。战斗打得非常激烈,阵地几易其手。21日上午,几路进犯之敌全部溃败,我军取得了中窝铺反击战的胜利。11月6日,部队从中窝铺出发,即派出一个连从右翼插向开南抄敌后路,其余部队沿无量山直插八人抬桥。随即分兵三路下山出击,迅速攻克了苍蒲地、蛮骂山、大海塘三个敌人据点。11月8日,我军进驻苏家营,四十二团指挥所也迁到黄牛田。

梁星楼退出大海塘、苏家营一带后,仍不甘心失败,重新结集兵力,于文井文仓、团田一线设防。我军沿蚂蝗山、殷家山一带安下营寨。敌我双方以文仓小河为界,形成对峙,相持十余天。为从侧后打击敌人,团部派出三连及彭学孔部蒋中伟大队,深入西区骚扰敌军。11月19日夜,为避免和敌人正面冲突,我军从西侧无量山迂回包抄攻击敌人。22日到达景东城后山老君殿,此时,景东城已是一座空城。原来,11月上旬,边纵八支队一支队一部、第三支队一部及新收编的第四支队大部,在参谋长金重统一指挥下,沿哀牢山南进,经南华兔街猛进,迅速占领鼠街。新编第四支队一、三大队和直属大队,从牛街转道无量山,直抵鼠街西侧的大古德与金重部会合。然后,金重仍率一、三支队沿川河东岸南下,四支队由川河西岸南下,在到达文龙田心村时,接到九支队负责人的来信,信中希望分东西两路南下配合,金重即派出四大队插向无量山配合九支队行动,其余部队继续南下,并在会皇垭口击溃刘光泽部。由于未能及时与四十二团联系上,该部又退回苍蒲塘待命,并派人继续与四十二团联系。同时于11月19日拂晓向驻守灰窑的敌人发动攻击。经过一小时的激烈战斗,攻下灰窑,分兵两路进击望城坡、孙家坡。在城北十几里许的后所一线,形成了对敌包围之势,准备与四十二团联络上之后,即向县城发起总攻。但是,几经联络,终未能与四十二团取得联系,这时,梁星楼部占着熟悉地形,趁机突围北窜。第四支队回师顺无量山西侧咬住梁部尾追不放。一、三支队在灰窑东侧姊妹山与从无量山翻越过来的九支队蒋中伟大队会师,两支队伍沿东山奔袭龙街。攻占龙街后,23日 ,进入鼠街东部阿必雾村。24日,分兵三路向安定鼠街展开全面攻击。梁星楼部江尚文大队一战即溃,我军占领鼠街。至此,梁星楼部被逐出景东。

九支队一部和八支队一部,于11月23日进驻景东,在景东一中举行了盛大的会师大会,共庆景东解放。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8892888 18987922888 传真: 邮箱:2260309777#qq.com
地址:景东县锦屏镇瑞屏路2号 邮编:676200
Copyright © 2004-2024 景东百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