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佤族:姑娘美不美,还要看她的头发长不长,黑不黑

  • 追寻
楼主回复
  • 阅读:22393
  • 回复:0
  • 发表于:2019/9/16 13:07:04
  • 来自:云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景东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这首几乎人人都会唱的《阿佤人民唱新歌》,让很多人认识了佤族。


    人们对佤族姑娘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佤族的甩发舞、木鼓舞也以热烈奔放、激情四射著称,展示了佤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可爱的中国”系列短视频云南篇·佤族)


    佤族是云南省特有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


    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已于今年4月退出贫困县序列。去西盟县之前,已经听说县城很漂亮,一见之下,果然很美。街道宽阔笔直,绿树成荫,建筑很有佤族特色,连窨井盖都画得很漂亮。


    县城还有一个国家4A级景区勐梭龙潭,这个景区充满野趣,里面有原始森林和碧绿的龙潭。


    龙潭旁有一个佤族特色的野趣餐厅,这个绿树环绕的餐厅是佤族的“干栏式”茅草顶的竹木建筑,主打的是佤族美食。佤族美食以野菜、野果为主,食材新鲜,很是开胃。


    佤族姑娘杨娜是十九大代表,她皮肤黝黑,个性爽朗,曾当过老师,在文化工作队唱歌跳舞,现在是西盟县文化旅游局的一位文化工作者,也是佤族文化的传播者。


    杨娜唱歌很好听,一首佤族歌曲《白鹇鸟》被她唱得情真意切。谈起她熟悉的佤文化,杨娜有说不完的话。杨娜从小就生长在佤寨,小时候在火塘边听家里的老人讲述佤族故事,口耳相传学习佤族歌舞,逢年过节或者重大活动,全寨人一起完成所有的传统活动。


    毕业后,杨娜成了一名小学教师。为了让本地佤族学生会说佤族话、会唱佤族歌,并且了解佤族文化,她精心备课,把佤族文化穿插到讲课中。


    2002年,县里举办首届佤族木鼓节。杨娜作为佤族教师代表参加歌舞表演,被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选中成为舞蹈演员。杨娜自此走上了专职从事佤族文化传承的道路。


    进入民族文化工作队后,下乡演出是杨娜的主要工作。十几年间,工作队成员几乎走遍了全县偏远村寨。“甩发舞”以甩摆头发为表演特征得名,舞者自歌自舞,无乐器伴奏,服饰以黑、红色为主色调配以银头箍、银手镯等。


    舞蹈人数不限,二三人至数十人均可携手成排或成圆圈起舞,动作以甩动黝黑漂亮的长发为主要特征。


    在重大节日、祭祀活动、宾客到来等重要时刻,美丽的佤族女孩儿就会放下瀑布般的长发,斗舞甩发。“甩发舞是我们佤族姑娘喜爱的一种舞蹈,整个舞蹈节奏强烈,动作优美潇洒。通过甩发再现了佤族姑娘洗发、甩发、梳发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佤族姑娘热情奔放、粗犷纯朴的性格。”

    杨娜介绍,“我们佤族有一句话,姑娘美不美,除了勤劳善良以外,还要看她头发长不长,黑不黑。”


    “佤族甩发舞”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娜由衷地为自己是一个佤族而自豪,除了搜集抢救正在流失的佤族文化,她还不遗余力地向外界推介佤族文化,她还经常向佤族群众宣讲国家的发展和扶贫政策等。


    十几年间,杨娜目睹了佤族村寨的巨大变化。从过去的茅草房到如今佤族寨子里一栋栋漂亮的小楼、平坦的道路、优美的人居环境……日子越过越好。“我想把佤山的变化通过歌舞节目反映出来,让更多人了解佤族的同时表达佤山儿女对党的感恩之情。”杨娜说。


    来源:云南信息港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